说起台湾跟浙江的这份牵连,总觉得挺有意思的。不是那种空洞的亲情说教,而是实打实的痕迹,到处都能碰上。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台的时候,大批人从大陆过来,其中浙江籍的就占了不小比例,大概20万左右,这些人多是黄埔军校出来的军官和他们的家属。黄埔一期、二期里,浙江人就特别多,像蒋介石本人就是浙江奉化人,这帮人到台湾省安顿下来,自然就把家乡的影子带了过去。最直观的,就是那些街道路名,台北、高雄、台中等城市里,动不动就冒出个杭州路、温州街啥的。不是随便取的,都是为了让这些移民觉得有点家的味道,缓解那股子漂泊感。
先说说背景吧。那时候大陆局势乱成一锅粥,国民党败退台湾省,带过去的军队和官员里,浙江人确实是主力军。黄埔军校从1924年建校开始,就招了不少浙江学生,到北伐、抗战那会儿,这些人已经爬到中高层了。像陈诚这样的浙江青田人,1949年5月就飞到台北,当上台湾省主席,推动城市规划时,就鼓励用大陆地名命名街道。不是什么浪漫主义,就是实用考虑:新来的人多是北方和江浙的,熟悉的地名能帮他们更快适应。结果呢,台北的城市地图上,浙江元素就铺天盖地。维基百科上有个列表,专门收录以大陆地名命名的台湾道路,光浙江省的就列了三十多个。不是夸张,这些名字从1950年代初就开始定下来,一直用到现在。
展开剩余70%拿台北来说,中正区有杭州南路和杭州东路,这两条路是东西向的主干道,早年规划时就是为了纪念杭州这座古都。杭州路旁边的小街小巷,也跟着沾光。温州街在大安区,1952年左右命名,那时候温州移民多,街边很快就开了卖温州小吃的店。宁波西街靠近基隆港,1951年港口开发项目里冒出来的,宁波人多在海运系统干活,这名字一取,等于给水手们指了条回家的路。金华街在松山区,1953年社区建好时就定了,学校和市场都围着它转。
嘉兴街在信义区,1954年铺路时定的,嘉兴粽子摊现在还挺有名。绍兴街有好几条,北街、南街、正街,1955年左右全齐了,绍兴酒铺子一家挨一家。舟山街在中山区,1956年建的,靠近淡水河,渔民后代爱去那儿聚。丽水街在北投,1957年路灯一亮,就成热门散步地。青田街短小精悍,1958年一个青田军官提的建议,社区就这么定了。还有永康街、兰溪街、衢州街、建德街、富阳街、桐庐街、临安街、余杭街、萧山街、诸暨街、东阳街、义乌街,这些零零散散分布在台北各区,基本都是1950到1960年代的产物。
不光台北,其他城市也差不多。高雄有杭州路二段,1950年代货运码头边上建的,浙江商人大多在那儿落脚。台中有温州街,学校和住宅区环绕,移民子女上学时总爱提祖籍。彰化、云林这些县市也有零星的浙江路名,像嘉兴街在彰化,绍兴街在云林,全是当年规划时留下的。为什么这么多?因为移民不是均匀分布的,浙江人扎堆在军眷区和商业圈,他们在地方会议上提建议,规划局一琢磨,也就批了。结果,台湾的路网里,浙江占了大陆省份里份额最大的,比江苏、福建还多。这不是巧合,是历史推着走的。那些年,台湾省经济起飞,城市扩张快,路名一多,就固定下来了。现在年轻人开车导航,报个“杭州南路”,本地人还以为是去逛夜市,外地人却会多看两眼。
这份情结不只停在地名上,还延伸到人身上。台湾娱乐圈里,祖籍浙江的名人一大把,周杰伦就是典型。他1979年生在台北,爸妈是台湾本地人,但小时候读的金华国民中学,这学校名字直指浙江金华,1992年校庆合影里他就站那儿。杰伦后来红了,采访里总提中学时光,虽然没直说祖籍,但学校这名字就够味儿。
王力宏呢,1982年生在美国,但爸妈从义乌过来,义乌街在台北也有,2013年他在义乌开演唱会,2018年又搞福利秀,粉丝喊得震天响。阮经天1982年生在台中,祖籍台州温岭,2002年出道后,拍戏间隙爱翻温岭照片,温州街在他老家附近,算间接呼应。蔡康永是浙江移民后代,主持节目时常聊大陆风情。柯有伦、陈绍诚这些二三线艺人,也都列在维基的“台湾战后浙江移民后代”分类里,一共八十多个,涵盖主持、演戏、音乐各行。
浙江人那句“台湾隶属浙江”,听着逗,但有理。不是政治口号,是日常调侃。走杭州路时,脑补西湖;逛温州街,忆鱼丸汤。台湾这岛,浙江味儿重,情结多,处处见痕迹。
发布于:河南省广升网-配资门户网址-专业配资炒股-公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