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小菲第一次走进大S家时,便深深感受到了那个大家庭的氛围。那种热闹、庞大的家族气息让他不禁想起自己冷清、孤单的家。作为独生子的他,心中无比向往这样的家庭,结婚后,他感到自己终于多了许多亲人。可时光流转,许多年后,他才意识到,人数众多未必带来更多的温暖,反而有时会让挣钱养家的压力倍增。用餐时的“嘴多”,有时让人感到疲惫不堪,尤其是身为家中支柱的他。
自大S出道以来,她便肩负起了徐家主要经济来源的重任。她不仅为父亲承担债务,还为母亲在台北信义区购置豪宅供其居住,甚至将自己的收入长期交给母亲管理。为了安抚母亲反对她再婚的情绪,大S将价值高达2亿台币的豪宅过户给了母亲,而自己则背负着沉重的房贷压力。为了支持妹妹小S的事业,大S多次在节目中为其铺路,帮助小S度过婚姻危机时,她也是站出来调解。在健康问题上,大S也常常将家庭放在首位,哪怕自己罹患甲流,症状严重(高烧、呼吸困难),仍然为了满足家人想去旅行的愿望而勉强赴日,结果导致病情拖延,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。由此可见,大S在家庭中的付出和牺牲远远超过了普通人所能想象。
展开剩余79%据知情朋友透露,即使在大S病重时,她依然不忘安慰家人,劝他们不要担心。临终前,她更是没有公开指责任何亲属,依旧维护着大家的面子。可是,这些亲人,又在她离世后做了什么呢?
大S的母亲黄春梅,一直以来都把经济利益置于家庭之上。大S去世后,黄春梅告知汪小菲有些保险事项需要处理,并要求他保密。她多次强调,女儿赚钱的目的就是要养她,甚至公开表达对未能分得遗产的不满,却从未提及过外孙子女的抚养问题。大S去世前,她长期掌控着女儿的财产,而离婚后,她依然要求汪小菲支付她的生活费,并一度阻止孩子们参加母亲的葬礼。
小S与大S之间有着复杂的情感与利益纠葛。她对姐姐一方面充满了依赖,一方面又充斥着嫉妒。曾有人指责小S暗中破坏大S的婚姻,甚至在节目中故意挑衅汪小菲,但她又依赖姐姐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事业。小S不仅让大S的子女穿着红衣接骨灰,却没有为姐姐安排葬礼,反而将大S的遗物(如爱马仕包包、珠宝)转送给了自己的女儿。她还借助“百日追思”活动炒作姐妹情深,被曝光曾要求艺人按照指定话题发文,引起外界质疑,认为她是在转移关于抚养权争议的焦点。为了蹭姐姐的流量,她将大S的私事一次次公之于众,甚至有一次直接将有关尿布的细节公开,造成大S形象的崩塌。这些负面新闻几乎全部是小S自己爆出来的。汪小菲曾精辟地说过:“小S早晚会害死你。”
大姐徐熙娴表面看似无辜,实则自私且冷漠。她利用照顾S妈的名义长期住在大S的房产中,却没有承担起任何家庭责任,甚至连自己的儿子都由大S出资抚养。她的行为可谓是寄生于家族,却从未对家庭做出实质贡献。在那次去日本的旅行中,大姐也是同行的人员之一,而她的儿子米谷已经是成年人,对于大S突发的病情,大姐到底做了些什么呢?大S去世后,徐熙娴没有公开表态或参与处理家事,反而被讽刺为“全家最命好的人”。
具俊晔作为大S的合法丈夫,承诺继承大S遗产后将其转赠给S妈,但由于高额的税费,他并未履行承诺。他还以“保护孩子”的名义争夺监护权,外界普遍认为他实际上是想控制遗产。在大S的日本之行中,作为丈夫的他未能尽到应有的责任,导致大S因病未能及时治疗,最终去世。死后他每天去墓地守着,可是活着的时候,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关心和支持,似乎只是为了外人眼中的忠诚和悼念。
大S的原生家庭与许多家庭结构截然不同。徐家父亲酗酒且家暴,母亲性格软弱,这使得大S从小就成为了家庭的“守护者”。这种家庭模式促使家人逐渐形成了依赖惯性,将大S的无私付出视为理所当然。她那种“掌控型”的付出客观上助长了家人的依赖,未能有效培养家庭成员的独立性。大S的一生几乎都在承担家族责任,而其他成员更多是利用她的资源和牺牲谋取自己的利益,尤其是在遗产、房产和子女抚养等问题上,表现尤为明显。父亲缺位、母亲懦弱的家庭结构,也无疑是造成这一切悲剧的根源。在某种意义上,所有家庭成员都在这样的环境中成了某种程度的受害者。
大S的悲剧在于,她既是这个家族中的奉献者,却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这种畸形家庭关系的塑造者之一。
发布于:山东省广升网-配资门户网址-专业配资炒股-公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