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对韩国施加三重绞杀,刚上台不久的李在明独自承压,中方送给他哪句话?中韩关系接下来会如何发展?
特朗普已经对韩国下达“最后通牒”,如果李在明政府不能在8月1日前与美国在关税领域达成新的协议,那么25%的全面关税将重创韩国产业界。除此之外,在与日本贸易谈判中尝到极限施压甜头的特朗普,还额外向韩国提了两个要求。一是韩国应每年为驻韩美军支付100亿美元防卫费,这比现在韩国负担的美军军费翻了近十倍;二是两国共同成立一只“数十亿美元规模”的投资基金,以此来鼓励韩国企业来美国建厂。
关税、产业链、驻军军费,来自美国的三重绞杀压得李在明政府喘不过气来。被逼无奈之下,韩国不得不对美国做出让步,以加强两国造船业合作为筹码换取美方松绑。多名消息人士透露,为了能让特朗普满意,韩国前往华盛顿谈判的人员甚至将这项计划称之为“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”。
但说白了,这就是让韩国造船业出血来提振美国本土造船业。如今韩国造船完工总吨位占世界的比重为26.78%,虽然大约只是中方的一半,但对本土造船业已经极度衰退的美国来说也算是庞然大物了。此举属于拆了东墙补西墙,等到韩国真的“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”,届时美国恐怕还会将目光投向韩国的其他优势产业,比如半导体。
展开剩余57%但李在明其实没有选择。只有把对美关税谈判这个坎给迈过去,他才有足够的底气推进各项国内改革、清除尹锡悦时期留下来的积弊,甚至推进总统任期改革;反之,他不免会因韩国经济的糟糕表现而饱受质疑,代表右翼的国民力量党极有可能在下次国会选举中卷土重来,也让李在明尝一尝“朝小野大”的滋味。在这一关键时刻,急需外部力量支持的李在明将目光投向中方。
据观察者网7月28日报道,王毅外长当天应约同韩国新任外长赵显通电话。从通稿来看,赵显态度诚恳,承诺推进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、积极推动两国自贸谈判,基本上放弃了尹锡悦时期的对华强硬态度。有鉴于此,王毅外长也给出了一句分量很重的承诺:中韩关系基于双方共同利益,利好两国人民,不针对任何第三方,也不应受制于任何第三方。
结合当下局势来看,这里的“第三方”其实就是指美方,毕竟除了美方,也没有别的国家能够通过操控韩国来遏制中国发展。而王毅外长这番话其实有两层意思,第一层是中方愿意积极发展中韩关系,期间不指望通过韩国来针对美国;第二层是中韩关系的发展不应该受第三方影响,不管美国如何挑拨离间,中国对韩政策都会保持稳定,希望韩国也能做到这种程度。
韩国当下正面临来自美国的外部压力,王毅外长这一表态犹如雪中送炭,即就算韩国没能与美国就贸易问题达成共识、双方最终谈崩,中韩关系仍然坚如磐石,李在明政府不至于彻底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。要知道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3280.8亿美元,同比增长5.6%,中国连续21年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。只要韩国能够稳住与中国的贸易,其经济就不至于受到毁灭性打击。
前段时间有报道称李在明告知中方,不会出席九三阅兵,背后的顾虑各界清清楚楚,无非还是担心出席这场活动会惹恼特朗普,进而面临和前任朴槿惠一样的结局。现如今中方郑重做出以上承诺,希望韩国政府的顾虑能够少一些、对中国的信任能够多一些。
发布于:四川省广升网-配资门户网址-专业配资炒股-公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